来源|贝多财经福建股票配资
7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视涯科技”)的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据贝多财经了解,视涯科技于2025年6月递交招股书,报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本次报考科创板上市,视涯科技计划募资约20.15亿元。其中,约16.09亿元将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国泰海通为其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发行人(视涯科技),2024年索尼在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50.8%;公司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35.2%。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视涯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前身为上海视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迁移至安徽省合肥市,并更名为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后于2022年5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剩余79%据招股书披露,视涯科技的前身视涯有限由以顾铁为核心的公司创始团队于2016年发起设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0万元。其中,厦门晟山、厦门稷山分别出资9万元、1万元,分别持股90%、10%。
2023年2月,歌尔股份、泉州海丝谨裕、泉州海丝丰裕、扬州芯满天、杨旭明、济南德视、合肥鑫元以及无锡源扬分别出资约6亿元、1.2亿元、1.1亿元、1亿元、5100万元、5000万元、4000万元和3075万元,合计11.06亿元参与了对视涯科技的增资。
而2024年10月,李冬梅将其持有的视涯科技179.2115万股以2000万元的价格(对应11.16元/股)转让给徐州盛芯;2025年3月,顾浩将其持有的968.0488万股以1.0756亿元的价格(对应11.11元/股)转让给宁波视界、海宁艾克斯、联新三期及上海箕山。
据贝多财经了解,顾浩所持股权系对顾铁的代持。根据招股书,顾铁于2018年初受让了李冬梅所持视涯科技5.9910%股权。鉴于外籍身份,顾铁委托顾浩代持相应股权,双方系同学关系。2025年3月,结合公司的上市规划,双方解除股份代持,顾浩退出持股。
另在2025年3月,上海檀英将其持有的视涯科技695.0026万股(对应0.77%股份)以6459.73万元的价格(对应9.29元/股)转让给上海箕山;6月13日,宁波视界将其持有的540.0049万股(对应0.60%股份)以6044.8767万元的价格(对应11.19元/股)转让给上海箕山。
不难发现,在视涯科技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的股权转让中,每股成本均有不同。其中,2024年10月李冬梅对外转让股权时的成本为11.16元/股,而2025年3月顾浩、上海檀英转让时则分别为11.11元/股、9.29元/股,6月宁波视界转让时则为11.19元/股。
本次上市前,上海箕山直接持有视涯科技14,052.3136万股,持股比例为15.61%。结合特别表决权的设置安排,上海箕山通过直接持股部分在公司股东会拥有54.35%表决权,可对公司股东会决议构成重大影响,为该公司控股股东。
同时,厦门晟山、上海凯山、厦门稷山、合肥新澜河、合肥新淳河、合肥新沁河、合肥新瀚河、合肥新沃河及合肥新沛河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由控股股东上海箕山控制的上海奕山担任,系视涯科技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
根据招股书,视涯科技控股股东(上海箕山)的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该公司12,372.5921万股股份,占股本总额的13.75%。穿透股权结构可知,上海箕山由顾铁全资控制,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合计控制表决权比例为61.79%,为视涯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据招股书介绍,顾铁为美国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为视涯科技董事长。顾铁曾参与美国第一条2代TFT-LCD生产线的组建,曾领导了世界第一台胸腔数字X光机的研发与制造,曾规划并筹建中国第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
视涯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是一家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为客户提供包括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业绩方面,视涯科技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1.90亿元、2.15亿元和2.80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2.47亿元、-3.04亿元和-2.4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2.79亿元、-3.64亿元和-3.08亿元。
整体而言,视涯科技的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目前,该公司暂未实现扭亏为盈,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之所以亏损,与其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关。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约为2.37亿元、2.87亿元和2.69亿元。
视涯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硅基OLED行业系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行业,当前公司房屋建筑物与机器设备等折旧金额较高,部分产线处于建设阶段尚未达产,且公司为维持技术和产能竞争优势,将持续加大研发和建设投入。
同时,AI产业仍处于高速建设阶段,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时点可能推迟。因此福建股票配资,若未来产业增长、公司产品市场拓展的速度不及预期,则经营业绩不能保证持续增长,短期内或无法覆盖未弥补亏损,公司将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无法盈利或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发布于:湖北省